广聚能源(股票代码:000096)

一、公司概况

1.1 公司全称与成立时间

深圳市广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广聚能源”)成立于1994年,200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(股票代码:000096)。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,是深圳市国资委控股的能源领域综合性企业,业务涵盖成品油销售、电力投资及能源仓储物流。

1.2 资产规模与员工数量

截至2023年6月,公司总资产规模达58.7亿元人民币,净资产约35.2亿元。员工总数约1,200人,其中能源销售与运营团队占比60%。

1.3 分支机构

公司拥有8家控股子公司,包括广聚石油、广聚电力、广聚仓储等,业务覆盖珠三角地区,并在东莞、惠州、中山等地设立油品仓储基地。


二、主营业务收入及比例

2.1 主营业务构成

广聚能源聚焦三大核心业务:

  1. 成品油销售(占比65%):汽油、柴油批发与零售,服务深圳及周边地区加油站网络。
  2. 电力投资(占比20%):参股深圳南山热电、深南电等发电企业,获取稳定分红收益。
  3. 仓储物流(占比15%):运营东莞立沙岛石化仓储基地,库容达50万立方米。

2.2 收入增长趋势

2022年实现营收42.3亿元,同比增长18%(受益于油价上涨);2023年上半年营收21.8亿元,同比增速回落至7%,因成品油需求疲软及电价下调。


三、当前客户分布与获客渠道

3.1 客户分布

  • 加油站网络(占比50%):中石化、中石油深圳区域合作站点及自有品牌加油站。
  • 工业客户(占比30%):物流企业、制造业工厂采购柴油及润滑油。
  • 仓储客户(占比20%):壳牌、BP等国际能源公司租用储罐。

3.2 获客渠道

  • 特许经营授权:通过中石化品牌授权经营15座加油站。
  • 政府招标:参与深圳市应急油品储备项目,年供应量超10万吨。
  • 供应链合作:与顺丰、德邦等物流企业签订长期供油协议。

四、核心管理层

4.1 现任管理层

  • 董事长:张桂泉(2020年至今),深圳市国资委委派,主导能源业务整合。
  • 总经理:陈晓东(2021年至今),原中海油销售高管,推动加油站智慧化改造。

4.2 历任总裁

  • 王建平(2012-2017年):完成东莞立沙岛仓储基地建设。
  • 李伟明(2017-2020年):拓展充电桩业务,布局新能源领域。

五、行业地位与竞争对手

5.1 市场份额

  • 深圳成品油零售:市场份额约8%,位列本土企业前三。
  • 珠三角石化仓储:立沙岛基地占区域第三方仓储市场份额12%。

5.2 主要竞争对手

  • 油品销售:中国石化、中国石油、光汇石油。
  • 能源仓储:恒基达鑫、宏川智慧。

六、股价表现

6.1 当前股价与历史波动

  • 当前股价(截至2023年10月):约8.3元/股,市净率1.5倍。
  • 历史最高价:28.6元/股(2007年油价暴涨期)。
  • 历史最低价:3.5元/股(2020年疫情导致需求骤降期)。

6.2 股价驱动因素

  • 国际油价波动(布伦特原油每上涨10美元,年度利润增厚约1.2亿元)。
  • 新能源转型进展(2023年新增20座充电站,规划2025年达100座)。

七、财务健康与风险指标

7.1 关键财务数据(2023年中报)

指标 数值 行业均值
资产负债率 39.8% 55.3%
毛利率 12.6% 10.2%
存货周转天数 32天 45天

7.2 风险提示

  • 政策依赖风险:成品油批发资质受商务部严格监管,续期存在不确定性。
  • 新能源替代:深圳电动车渗透率超40%,传统油站客流量年降幅达8%。

八、股东结构

8.1 主要机构持仓

  • 深圳市广聚投资控股:持股41.5%(控股股东,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)。
  • 全国社保基金:持股3.2%(长期战略投资者)。
  •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:持股5.7%(外资交易通道)。

8.2 十大股东名单(2023年中报)

  1. 深圳市广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
  2.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
  3.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
  4.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

九、潜在主要风险

9.1 国家政策风险

  •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:市场化定价可能导致批零价差收窄。
  • 碳中和目标:深圳2030年禁售燃油车政策加速油站业务萎缩。

9.2 国际形势风险

  • 原油供应中断:中东地缘政治危机或导致进口成本飙升。
  • 汇率波动:美元计价的原油采购占比超60%,人民币贬值增加成本。

十、公司联系方式

10.1 总部地址

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科技南十二路广聚能源大厦

10.2 联系电话

0755-2665-8888(总机)

10.3 官方网站

www.guangju.com


总结

广聚能源凭借区域性能源网络与低负债优势保持稳健运营,但需警惕新能源替代对传统业务的冲击。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其充电桩布局(2023年规划投资1.5亿元)与仓储业务扩容(立沙岛基地新增10万立方米储罐),同时密切跟踪油价波动及深圳燃油车政策演变。高股息率(2022年分红率50%)或成短期吸引力,但长期需验证转型成效。